探秘国药现代浦东制造中心“绿色工厂”背后的创新实践

时间:2025-04-09

分享到:

2024年,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国药现代)浦东制造中心获评上海市“绿色工厂”。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公司多年深耕可持续发展的认可,更标志着国药现代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、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,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。

体系构建:

以“制度引擎”加速绿色进程

国药现代浦东制造中心将绿色低碳转型升维至战略高度,以制度体系为轴心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。公司以ESG顶层设计为纲领,将ISO14001环境管理、ISO50001能源管理双体系认证转化为可落地的制度框架,建立起覆盖战略决策、执行监督、考核优化的闭环管理系统。通过设立专职管理人员、编制长效行动指南,将绿色理念深度植入组织基因;依托常态化环保培训、全员参与的创新实践,形成“制度牵引-文化浸润-行动落地”的内生动力,让可持续发展从愿景沉淀为公司发展的底层逻辑。

技术革新:

生产线上的“低碳革命”

国药现代浦东制造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支点,撬动生产全链条的绿色升级。通过系统性推进溶剂替代工艺优化,构建环境友好型溶剂体系,减少乙醇年使用量41.628吨、减少VOCs(乙醇)排放量1.977吨,从源头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,降低环境风险;绿色原辅材料使用率达36.2%,让每一粒药品都自带“生态基因”。在硬件升级层面,公司全面引入能效等级领先的智能化设备,通过工艺流水线与专用设备的模块化集成设计,实现能源消耗精准调控。设备性能与运行稳定性的双重跃升,用“技术硬实力”书写了低碳转型的生动注脚。

能源转型:

节能技改点亮“零碳未来”

国药现代浦东制造中心以“节能技改”重塑能源版图,将清洁能源转型作为绿色低碳战略的核心支点。自2024年起,公司大规模采购绿电,绿电使用占比跃升至46.1%,碳排放强度大大降低。通过对冷水循环系统的高效机房化改造,年度综合COP可达到5.35,节能率达35%,并获得“上海市2024年(节能技术改造)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资金”奖励84万元。这一转型背后,是贯穿全价值链的“绿色电力+节能改造”管理模式:从冷水循环系统的高效机房智能调度到余热回收系统联动,用技术赋能能源效率,让每一片药剂的诞生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注脚。

当绿色工厂的牌匾镶嵌在国药现代浦东制造中心的荣誉墙上,这并非终点,而是一个更具挑战的起点。从溶剂替代的工艺革新到绿电矩阵的能源重构,从制度体系的精密运转到全员参与的环保实践,国药现代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每一粒药品的诞生。未来,公司将持续深化清洁生产技术创新,推动绿色价值链协同发展,让制药工业的每一次进步都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。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5-13 15:04:23